“柔道之城”肇庆:不止于冠军,更在于万家

新闻中心 2025-09-15 05:28:05 5

策划:林如敏 朱帆

统筹:周方平 赖书香

文/羊城晚报记者 陈旭泽

图/羊城晚报记者 钟振彬 柳诚

在岭南大地上,有一座兼具历史厚重与运动活力的肇庆城市——肇庆。这里是不止荣谐伉俪网广府文化的重要发源地,千年端砚诉说着文人风骨;这里更是于冠于万柔道运动的沃土,奥运金牌的军更荣光与街头巷尾的训练身影交相辉映,共同勾勒出“柔道之城”的柔道之城独特画卷。无论是肇庆家喻户晓的奥运传奇冼东妹还是校园里稚嫩的柔道操,无论是不止专业赛场的呐喊还是社区场馆的切磋,柔道早已融入肇庆的于冠于万城市血脉,成为这座“柔道之城”最鲜明的军更体育印记。

“肇庆这片土地赋予我的柔道之城,是肇庆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。”两届奥运会柔道冠军、不止广东省二沙体育训练中心党委书记冼东妹说道。于冠于万作为历史悠久的军更“武术之乡”,肇庆民间自古就有尚武崇德的传统,这种勇往直前、荣谐伉俪网自立自强的地域特质,与柔道运动所倡导的“精力善用,自他共荣”理念不谋而合。正是这种刻在城市基因里的坚韧,让肇庆孕育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柔道健儿。

如今,这种基因仍在延续。在肇庆的校园里,孩子们从柔道操学起,在摔打与礼仪中体会坚韧与尊重;在训练馆中,年轻选手们日复一日重复着基本功,将前辈的精神内化为训练的动力。恰如业余柔道爱好者丘鹏所说:“肇庆人对柔道的热情是刻在骨子里的,从奥运冠军到普通市民,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爱着这项运动。”

从奥运冠军的诞生到后备人才的持续涌现,肇庆在柔道项目上的成功,源于一套科学完善的发展体系,更源于对柔道文化的深刻理解与传承。

在人才培养方面,肇庆构建了从校园到专业队的完整梯队。以四会市为核心,60多所中小学全面开展柔道操,14所柔道特色学校建立专业训练室,配备LED屏幕、标准柔道垫等设施,可供50多位学生同时训练。荔枝湾小学每周每班开设柔道课,周开泉小学通过大课间推广柔道操,还组建专门的柔道队开展针对性训练。“现在有很好的体系,教练员无论是省队的,还是在肇庆的,很多都是原来国家队的,水平都很高。”冼东妹评价道。仅今年,四会市就组织300多名体育老师参加柔道教练员培训,通过特招与社招相结合的方式,让14名专业运动员出身的教师走进校园,国家一级运动员叶玉媚就是其中之一。

肇庆近年来承办了一系列高规格赛事。2019年全国柔道锦标赛、柔道大师赛,2024年全国柔道积分赛,以及“奔跑吧·少年”广东省青少年柔道锦标赛等省级赛事。其中,2024年省青少年柔道锦标赛吸引了全省18支代表队的486名运动员参赛,2025年省中小学生柔道锦标赛更是汇聚了39所学校的344名选手。这些赛事不仅为运动员提供了展示平台,更让市民近距离感受柔道魅力。丘鹏回忆起参加业余比赛的经历时仍难掩激动:“第一次参加有好几百人,全省甚至外省的爱好者都来了。”

而支撑这一切的,是深厚的文化认同。柔道所蕴含的尊重、友谊、热爱等精神,与肇庆的城市气质高度契合。“柔道代表着积极向上的精神,还包含尊重。尊重对手,这种精神在肇庆很突出。”冼东妹说。从专业选手赛前的鞠躬礼仪,到校园里“没有第二就没有第一”的互助训练,柔道文化已超越竞技本身,成为滋养城市精神的养分。

“柔道之城”的魅力,不仅在于竞技成绩的辉煌,更在于这项运动已走进寻常百姓家。在肇庆,柔道不再是专业选手的专属,而是成为市民健身、社交的新选择,形成了独特的“全民柔道”氛围。

体教融合的深入推进,让柔道在青少年中迅速普及。四会市14所中小学引入柔道项目,孩子们在体育课上学习基础动作,在兴趣班里提升技能,不少家长像丘鹏一样,因为想给孩子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而与柔道结缘。“想着是女孩子,柔道是以柔克刚的,所以就选择了(练习)柔道。”丘鹏自己也因此爱上了这项运动,坚持练习4年多,还在业余比赛中拿到过第三名。

社区里的柔道馆成为新的热门场所。丘鹏常去的弘轩柔道馆,从最初借用跆拳道垫子训练,到如今拥有专业设施,学员从几人发展到几十人,涵盖儿童和成年人。“大家一起训练、交流,不仅锻炼了身体,还收获了友谊。”这种“草根”自发的参与热情,让柔道从赛场走向生活。

冼东妹认为,未来柔道的普及还可以进一步拓宽渠道:“体教融合可以做得更好,柔道也能更多走进社区,通过媒体加大宣传,让更多人了解这项运动的魅力。”

2025年,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的柔道比赛将在肇庆四会举行,这为“柔道之城”提供了向全国展示风采的绝佳舞台。冼东妹寄语年轻选手:“要珍惜在家门口接触高水平赛事的机会,在比赛中成长进步。”

借助赛事东风,肇庆正加速“柔道之城”的建设步伐。四会市体育中心体育馆完成了无障碍设施、信息化系统等改造,达到国际赛事标准;“选星计划”通过微信小程序接收社会推荐与自荐,打通基层人才输送渠道;本土化柔道教材的编写、短视频宣传的推广,让柔道文化传播更接地气。

肇庆的“柔道之城”建设,正走出一条以竞技带动普及、以文化促进发展的特色之路。正如冼东妹所说:“要把柔道的精神传承下去,让它不仅是一项竞技体育,更能体现其精神和体育内涵,在肇庆发扬光大。”

十五运会的哨声吹响时,你会看见:这里的柔道,是刚的,也是柔的;是荣耀的,也是家常的;是属于冠军的,也是属于每一个肇庆人的。这,就是“柔道之城”肇庆最动人也最真实的模样。

本文地址:http://chaozhou.gdjxjd.com/html/175f6099764.html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全站热门

智能体检员、平仓机器人……新科技守好大国粮仓

广西出台新规助力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题

走近重离子治疗(科技瞭望)

第四届全港青少年中国文化和旅游知识竞赛颁奖

擎开放之旗 领服贸之先——从服贸会之变看中国服务业开放新标杆

友情链接